第82章 彻底融入了三队_书穿七零:末世大佬的养女日常
笔趣阁 > 书穿七零:末世大佬的养女日常 > 第82章 彻底融入了三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2章 彻底融入了三队

  挖井的活不轻松,大部分挖井人都有很严重的职业病,一般都是双膝关节疼之类的。

  他们有专门的工具,能把潮湿的土层铲地很是平滑。

  前期挖的坑很大,但是听说垒砖的时候,会根据情况把土回填,最后变成一个井的形状。

  所以等俞红兵领着人把后院平整过后,井边的土就不再送往别处,而是留待垒砖的时候再用。

  中午吃饭时,看热闹的人群才散去了大半,闻味儿到底不能填饱肚子,回家吃饭才是正经事。

  屯人还是淳朴的,厚着脸皮凑上来蹭饭的一个也没有,相反,很多人干完活还悄悄回家去了,就怕俞家留他们吃饭。

  俞里里连拉带拽,依旧被几条漏网之鱼逃了,无奈只能留了饭菜,让俞红兵挨家挨户给他们送去。

  屯子里的人不讲究请客吃饭,都是谁家有事大家一起去干活,今天你去我家,明天我去他家。

  有的人家条件好会供饭,比如说俞里里,有的人家条件不好,大家干完活就会抓紧离开,等到吃完饭再接着去忙活。

  走的这些人都是知道自家情况的,没有能拿出手的东西,只能用一把子力气当做人情,希望以后自家有事时也能有人过来帮忙。

  没有人会挑理,因为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。

  其实这种事不止体现在干活上。

  还有结婚攒布票,棉花票,家里有人老了办事……等等等等。

  生活很艰苦,但日子总有办法过下去的。

  世世代代的风气如此,每个人都是那样坚韧又柔软的活着。

  不过俞里里有些不敢欠人人情,就怕走的时候还没还,心里惦记。

  俞家这次的活挺累的,这口井和屯子里井显然走的不是一条水脉,别的井四五米左右就出水了,这口井却是足足挖到了七米才有水。

  俞里里也有机会把周围的邻居都认了个遍。

  因着这口井也会方便周围的人家,连平日里门户紧闭的知青点那边,都过来两个年轻的男人帮忙。

  第二天下午,挖井的人就发现井底有潮湿的痕迹了,几个人轮番下去看过,都说不能再挖了,大家便都安静的歇了下来。

  等到第三天早上一大早,俞里里才刚起床,早饭都没张罗做,外面的人便都已经忙碌起来。

  没多久,外面就有人喊,挖出水来了!

  俞父今天还要去上班,听见人说挖出水也跟着去看了一眼,而后随吃了点东西,骑上自行车匆匆赶回了县里。

  不过他刚走没一会儿,彭广笙也骑车带着彭丽华过来帮忙了。

  彭广笙拿来十多斤的猪肉。

  彭丽华则给俞里里带来了一个外壳有点磕伤的红双喜大暖壶。

  俞里里要给他们钱,但彭广笙说肉是俞父让他买的,他就负责跑腿,彭丽华则是皱着眉推搡她,让她快点干活去吧!

  俞里里又无奈又心酸,但给钱的事到底没有再说。

  彭丽华撸起袖子爽利的帮着俞里里忙活起来。

  彭广笙也到前院去跟着打井的人一块干活。

  井里一旦出水,接下来的工作就不能停,不然井水漫上来,想掏干净就难了。

  有人在底下掏水,有人往下又挖了一点,有人在垒井砖,有人则开始往井砖和坑道中间压土。

  底下的泥浆土用完,上面就要开始往下放土了,同时还有绳子将渗出来的地下水拉上去倒掉。

  几根绳子来回作业,前两天看着还挺宽敞的土坑,一下拥挤了起来。

  井下的作业有条不紊的进行着,干活的人来回交换,从天刚亮,一直忙到天将黑。

  十几个小时的工时,让每个人看起来都有些疲惫。

  好在一个平整圆滑的砖井已经初具形态。就差上面两三米,和垒井台的活还没干了。

  俞家不差钱,宁可多花点钱,也不愿意让工人贪黑干活。

  这时代的很多工种都没有安全意识,就像今天下井的人,身上连根安全绳都没有,贪黑干活还是有很大风险的。

  彭广笙倒是想让他们系一根绳子干活,可这个念头也只能想想罢了。

  一根绳子对于不算太宽的井口来说,也会造成很大压力,再加上土和水拎来拎去,随时遮挡住视线,井下的工人在熟悉作业的情况下很难出事,但要有根绳子束手束脚,可就说不好了。

  外行对内行的指指点点,不管是善意还是恶意,总是带了一层傲慢和短视,彭广笙知道自己的水平,可不觉得自己能比这些专门挖井的人懂得多。

 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,俞里里也不忍心让大伙点着手电干活。

  她索性大方一回,剩下的活留着明天干,走之前,她再给大伙做顿好的。

  和和气气的来,舒舒服服的走,也不枉人家这三四天的忙活。

  第四天早上起来,井水已经上到了三米左右的地方,因为里面的沙土还比较多,等打完井也要沉淀一两天才能用。

  垒砖的人接着下去干活,外面的人则开始和泥,准备垒井台。

  辘轳和柳罐是早就准备好的,垒井台时会把摇把的辘轳直接垒进去,垒的结实才能用上力。

  虽然汲水的工具大家都叫柳罐,但其实已经从早时候的柳罐,变成了铝皮桶,用绳子拴着放下井,摇着辘轳将井水提上来。

  厚重的井盖是俞里里特意交代的,因为怕孩子不知轻重掉井里,索性打了个特别沉的井盖,用铁链拴在井台上,用水时掀开,不用水就盖上。

  那边忙活着,俞里里这头也没闲着。

  早饭跟前几天都一样,碴子粥。

  不过午饭就比较丰盛了,俞里里把那十多斤肉都切了,跟土豆炖了两大锅,又做了个地三鲜,何家人送来不少早豆角,俞里里用荤油炖了一锅茄子豆角。

  俞家上空飘满了肉香,好多小孩子都馋的趴在她家墙上闻味儿。

  俞里里也没有吝啬,除了打井的人,还有帮忙的人也全都留了下来,周围看热闹的孩子也都招了过来。

  好赖就是这些,大伙一起乐呵乐呵。

  俞父是粮站站长,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隐瞒,她们家的屋子就这样,吃的也没比谁好到哪去,虽然多了一些,但也没到夸张的程度。

  大大方方的也没什么,反倒是扣扣索索,才会让人猜测是不是有什么奇怪的地方。

  毕竟井都打了,再装自己清贫,又有什么用呢!?

  这顿饭大队办的人也都来了,彭广笙陪着,干活的女人们在另一个屋里开了一桌。

  外面则是俞红兵领着大人孩子吃饭。

  一顿饭热热闹闹,吃了个盆光碗光,帮忙的人帮着刷了碗盘,便全端着自己家的东西回去了。

  彭广笙送完大队办的人,又去送打井的人,彭丽华和何家的人一起帮俞里里收拾院子。

  剩下的红砖和破烂木头分别堆到什么地方去,菜地里已经踩烂的菜全都砍掉,俞里里还想要把前后院的菜园子都加上杖子,但这会儿心累的够呛,实在是没心情,只能等来年种菜的时候再说了。

  一场喧闹归于平静,俞里里也用这种方式,彻底融入了三队当中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70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70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